前幾天回日本,參加了有關日中關係的討論。日本有識之士習慣於拿出「國民感情」的良好與惡劣來評估日中關係。許多學者現場問我「加藤君,中國百姓對日本持有什麼樣的感情,我們還是比較清楚的。不明白的是,他們究竟靠什麼途徑表達情緒的?」
這個問題提得不錯。我回答說「許多日本認為中國百姓徹底沉默,言論被當局壓制,沒有表達個人意見的空間。這幾年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正在快速取得網路這一新的話語權」。入口網站的論壇、互動社區、校內網、微博……網際網路早就成為我瞭解中國輿論的必經之道。老百姓在政治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在那裡。我向祖國前輩們反復強調,「瞭解中國,必須上網」。
有人站起來反駁說,「說『話語權』太誇張了吧。網路語言是虛擬的,網友只是發洩生活上的不滿情緒而已,實際上也不需要對自己的語言負責任的。決策者不會在乎的。」在日本,不管它是真實還是虛擬,網路語言對政府的決策來說是毫無影響力和作用的。日本百姓只關注個人生活,日益淡化對政治的關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若對政治社會有何意見,他們就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共場合加以表達,比如,投票,上街,集會。
我接著反問,「那為什麼胡錦濤、溫家寶等領導人要上《人民網》、《新華網》等安撫老百姓,鼓勵他們要有信心呢?」不管它是真實還是虛擬,當代中國的言論改革正處於逐步開放、多樣的過渡階段裡,網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正在形成唯一的表達空間,難能可貴,政府也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
今年「兩會」論證了當代中國政治的兩大崛起:一是民生崛起;二是網路崛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及政治改革,都與這些崛起無不有關。這些現象本身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還不是給予價值判斷,而依然處於細膩觀察的階段。
我對「中國網路民意」進行概念上的界定,並把它定義為:在當前中國面對高速經濟增長和現代化進程,社會矛盾逐步升級的特殊發展階段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在網路上獲得了意見管道的新公民表達的集團化民族情緒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力量。
網路民意往往是不可控的,這幫人「不怕死」,對政府足以形成嶄新的社會壓力,有時甚至成為「看不見的敵人」。它有以下四個特徵:一,大眾化。對於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過去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觀點是無法想像的事情。他們原來屬於不具備話語權的弱勢群體,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逐步把網路視為表達觀點的意見管道,把它視為唯一認同的政治社會;二,體制外。網路人口已超過4億,網路民意也為政府部門的決策過程和整個國內輿論造成深刻的影響。但它屬於「體制外」,其原因歸結於它的「匿名制」;三,情緒化。網路空間與其說是表達政治觀點的平台,不如說是發洩生活情緒的途徑。大眾也好,體制外也好,這一廣泛的群體往往屬於缺乏政治權利、財富基礎、話語權的弱勢群體;四,極端性。由於上述大眾化、體制外、情緒化三方面原因,網路上的言論往往趨於極端化。
網路民意無疑是海外中國觀察者的新關注點。約翰‧奈斯比特先生在著作《中國大趨勢——新社會的八大支柱》裡提出:「中國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與中國人民的參與正在形成一種新的政治模式,我們稱之為『縱向民主』。支撐中國新社會長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的也是最關鍵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這是中國穩定的關鍵,也是理解中國獨特的政治理念的關鍵」(第39頁)。
這段話給我提供了線索。「網路民意」與「政策回應」的互動相當有趣。它有著內在邏輯和機制。網路民意正在使得中國決策過程更加開放、民主、透明。就民意對決策的影響力度和分量而言,如今,中國與日本、西方國家之間並不存在根本性的區別。前者以龐大的網路資源為支柱,後者以選舉、上街遊行等程式為支柱,逐漸形成「殊途同歸」的關係。
那麼,網路民意是否意味著中國社會的主流這一命題,心裡大概就有數了。
(此文刊登於《環球時報》2010年8月30日「瞭解中國,必須上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