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月5日,我在日本朝日電視台做客「今日世界」特別節目時,介紹了「今日中國的頭條新聞」——今天是中國的國考日,全國共有141萬考生參與,平均競爭比達到88: 1,最熱崗位國家能源局達到4961:1。日本人對此感到很驚訝:「中國年輕人面臨的社會壓力原來這麼大!」

「國家公務員考試」對日本人來說毫不陌生。它是精英聚匯的神聖場所。對於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的法學部畢業生來說,「當國家公務員,進中央省廳」意味著人生成功,獲得進入「贏者圈」的資格。這一基本結構近100年以來沒有變化。近兩年,人事院實施「再挑戰考試」,試圖把30到40歲的下崗人士安排在員警官或地方機關,競爭比例為99:1。

隨著社會的進步,日本的「官」越來越不好當了。我回日本想跟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見面是很困難的,他們經常不分晝夜地工作,往往連正常睡眠時間都無法保證。相對來說,當官的人是在日本社會最聰明、最有責任感,也是最有壓力的群體。

他們還是最大弱勢群體,不僅一舉一動都要遭到媒體批判性報導,而且一旦出了什麼問題,責任往往全部被歸結於官員,他們必須一邊承受工資有可能被降低的現實,一邊扮演全社會最廉潔的健康形象。近年來,日本公務員跳槽、自殺、過勞死、得抑鬱症等情況特別多,令人深思。

公務員的職業特徵是世界共通的:穩定、福利、榮譽、權力。即使沒有很高的工資,太多的自由,也希望能夠獻身給國家社會,從而得到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至於個別官員以權謀私等情況,就是制度問題了。

從出發點和動機來看,中國的國考生和外國沒什麼本質區別。最近日益嚴重的就業和競爭環境,讓許多人害怕面對現實,覺得「乾脆鐵飯碗得了」,這導致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保守投機主義者不斷增多。

但隨著中國社會一天比一天開放和透明,官員的權力遭受輿論和制度雙重監督的趨勢無法阻擋。倘若141萬的考生盲目以為進入政府就職就算成功,可以穩定一輩子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本質而言,公權力受到社會監督是正常現象,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得官員成為弱勢群體是健康現象。未來的官員要記住:你們選擇的是成為弱勢群體的道路,每時每刻都要面臨體制內外的競爭力,來自媒體和大眾的輿論壓力。哪有那麼容易當的官呢?未來當官至少沒有你們想的那麼靠譜。

(本文刊登於《環球時報》2010年12月9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加藤嘉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